新华网福州5月14日专电(记者 逯寒青) 今年以来,全国多个省区市都出台了鼓励大学生以创业促就业的政策措施,许多大学生跃跃欲试,准备投入自主创业的时代大潮。但有创业激情并不意味着创业就能成功,福建三位走上创业路的大学生黄毅、姚燕芳、曾燕华说,创业的路上充满荆棘和曲折,他们在创业路上获得的感悟和经验,或许能为准备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想创业,就要在学校多参加社团和社会活动,历练组织和社交能力。
黄毅,2007年从福建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在福建建瓯市开办了一家农机销售公司,现正准备在邻近的邵武市再开一家销售门市。
他说,创业是一个与社会及人息息相关的系统工程,要提高创业的成功几率,创业者的组织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是关键因素之一。现在回想一下,我的创业路走得比较顺利,很大程度上与自己在大学时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和当班干部有关。这对培养凝聚团队能力,与人交际沟通能力,以及不同情况下处理事情的思考能力能起积极作用,也容易养成不愿贪图安逸,总想实现自我价值的思维习惯。我周围的同学中,毕业后自主创业并且能发展起步的,基本都是以前社团的活跃分子和班干部。
曾燕华,她创办的以家教为主的家政服务站,为福州的2000多个家庭提供过家教服务,最多时曾有学生会员4000多个。从闽北山区贫困家庭走出来的曾燕华,大一时就开始从事家教,大二时在福建师范大学组织起第一个家教服务学生社团。她说,组织好一个学生社团与创业后经营好自己的一份事业实际上是一样的。参加社团活动,要管理、要不停策划活动、还要学会化解失败后的挫折感,这就是对创业素质的一个先期演练。
共青团福建省委青年创业计划的创业导师陈锐华说,青年创业要具备知识、技能和素质三点,其中知识可以学习和积累,技能可以训练,唯独素质最难培养。这种素质是一种勇于进取,面对困难坚韧顽强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服务于社会和客户的价值观和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因此梦想创业的年轻人,在学生时代就要有意识地服务别人,通过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从小训练与人沟通能力、组织计划能力,创业时就容易先人一步,获得成功。
——创业要摒弃光看能不能赚钱的“小我”意识,只有懂得为别人付出,才会得到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