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矿产多为共生、伴生矿,“三废”也是多元素混合排放,在分离、提纯、综合利用方面工艺技术复杂,单一开发哪个都不符合综合开发利用和循环利用的要求。
如何走出一条有试验区特色的科技之路,是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经济能否“循环”的关键所在,也是能否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中国品牌、中国模式的循环产业发展之路的关键所在。
柴达木人站在战略的高度、以面向世界的眼光、以跳出青海的胸怀和胆略,围绕循环经济这一重大的特殊命题,高起点引进国内外相关领域最前沿的技术、工艺,同时加大科研力度,千方百计地在技术工艺上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接轨,努力打造循环产业的柴达木模式……
一方面通过政府协调,企业参与、产学研有机结合,邀请国内相关学科领军人物,两次举办高水平的“中国柴达木产业发展论坛”,在专家学者建言献策的基础上,签订了12个科技项目协议;另一方面,结合试验区自身的工艺技术难题,瞄准世界上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全力引进,为我所用。
2009年至2011年上半年,安排循环经济专项资金78335万元,用于各企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支持生产废弃物循环利用和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扶持企业科技研发和产业升级。
为增强试验区的科技支撑能力,3年来,试验区投入科技经费4422.5万元,实施科技项目238个,在油气勘探开发加工、盐湖提锂、提硼、有色金属采选及废矿利用等方面共取得35项科技成果,20项成果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
在石油地质基础研究、盐湖提炼、废矿利用、有色金属采选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提高了盐湖钾、镁、锂、硼等资源的利用率。在地质勘探、找矿方面取得较大进展,采矿、冶炼综合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成功,推动了有色金属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煤炭资源开发方面,引进应用先进的采煤工艺,大幅度提高了原煤生产量,高原炼焦工艺及煤化工下游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培育了煤炭及煤化工新兴产业。
不论是在格尔木、德令哈、大柴旦、乌兰工业园区,还是在试验区内的工矿企业,记者随处都能感受到科技成果在这里产生的巨大能量……
盐湖钾肥生产攻克了年产20万吨钾肥反浮选-冷结晶工艺工程放大技术,实现了光卤石矿水采船的国产化,使青海盐湖集团百万吨氯化钾工程顺利开工建设并全面实现了达产达标;通过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百万吨钾肥生产冷结晶控制技术”、“反浮选———冷结晶法生产氯化钾除钙技术研究”的实施,攻克了氯化钾结晶控制、细晶消除技术并直接应用于生产指导,修改完善了百万吨钾肥生产装置核心设备——结晶器的搅拌系统、优化了工艺操作参数,实现了生产自动化监测与控制,提高了钾离子收率,在不增加设备和投资的情况下,使百万吨钾肥生产装置的生产能力提高20%以上,实现了百万吨钾肥稳定生产。
青海盐湖集团公司与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联合攻关,实施的“盐湖钾肥生产提高钾收率关键技术”项目,攻克了察尔汗盐湖难开采固体钾矿的开采技术,可新增钾矿开采量1.4亿吨,已累计溶解固体钾矿270万吨,为我省盐湖资源可持续开发和扩大钾肥生产规模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与华东理工大学、山西大学联合攻克了百万吨钾肥生产装置浓密机溢流细钾回收利用技术、突破了反浮选-冷结晶生产工业排放的含钾尾盐回收利用技术,使百万吨钾肥氯化钾回收率从55%提高到63%,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青海西部镁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南大学成功开发出“氨法沉镁制取高纯镁砂新工艺”,解决了盐湖镁资源制取高纯镁砂多项关键性技术难题,目前,正在建设10万吨级氢氧化镁系列产品产业化工程。该公司与中南大学通过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盐湖镁资源氨法制取高纯镁产业化技术研究”、“万吨级水氯镁石制取镁系列产品联合工艺工业试验”项目,彻底攻克了氢氧化镁过滤和洗涤性能这一世界性难题,生产出的氢氧化镁产品纯度达到99%以上,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青海锂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用膜分离技术生产碳酸锂试车成功,解决了高镁锂比分离的世界性难题。
青海中信国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采用煅烧法生产碳酸锂工业性试验获得成功,并建成了1万吨/年碳酸锂生产线并投入生产,锂的回收率达到80%以上,高于50%的世界水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无论是青海盐湖集团的盐湖综合利用工程、格尔木炼油厂炼油系统产品质量升级改造工程、锡铁山铅锌矿的采选工艺、庆华集团乌兰煤焦化设备装置,还是青海碱业的技术工艺流程,中信国安提锂技术及盐湖综合利用、青海煤业集团鱼卡矿区高海拔综合机械化开采装置等,整体工艺技术水平都是国内乃至世界上最前沿的。青海晶洁镁露科技有限公司用钾肥尾矿生产食用氯化镁,各项技术指标均优于产业标准和欧美国家相关指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这些成果已在相关领域和行业成功运用,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作者:毛翠香)
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zoom').style.fontSize=size+'p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