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青年白手起家,艰苦创业,把加盟店发展到1200多家;有的青年投身转型,建起山西首家保税物流中心;有的青年积极致富不忘承担社会责任,出资千万设立爱心基金……
这是生命的旋律,至为优美;这是青春的乐章,最为动人。
勇创业实现生命价值
青年最有希望、最有激情,也最具创造力。今日青年,是跻身创业队伍,走在创业前列的一群。他们说,是国家优惠政策、团组织等部门的扶持,给青年创业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横无际涯的舞台、蓬勃发展的春天。因此,也才有了越来越多的三晋青年应时而动,乘势而上,在创业的征途中绘就了一幅幅新的画卷。
上世纪90年代就敢于扔掉铁饭碗、白手起家的杨建新,加快了创新创业的脚步,在服装界中导入特许连锁经营模式,把单一的裤业品牌经营得缤纷多彩,短短时间,加盟店发展到1200多家。杨建新也当之无愧地获得“中国青年创业奖”称号。
如果说杨建新的成功得益于创新思维的话,那么,临县人刘旭峰的辉煌更多则是坚持不懈的结果。17岁就踏上创业路的刘旭峰干过消防员,开过饭店,当过司机,做过营销,败走麦城时没饭吃,还给卖饼人打过工,直至找准适合自己的创业之路,如今,刘旭峰的企业实现产值5000万元,上缴利税170多万元。
随着杨建新、刘旭峰们的脱颖而出,三晋青年创业行动蓬勃发展,团省委、省青联——广大青年的“后台”“靠山”应时而动:山西青年创业基地揭牌,山西青创投资担保公司成立,短短5年,1.26万名青年获得雪中送炭的6.24亿元创业小额贷款,983个见习基地提供出2.5万个见习岗位,20万名青年得到创业培训,7万名青年实现就业。
创业的大舞台上,青年才俊初露头角,青年队伍逐步壮大。他们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为三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激发了更多山西青年的创业热情。
促转型尽展青春风采
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山西实现转型跨越崛起,三晋青年责无旁贷,肩负着神圣而光荣的使命。
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仍然未散,国内深层次的矛盾继续凸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前所未有的紧迫性摆在全省干部群众面前。
为调动广大青年积极投身“三个发展”,团省委、省青联深入开展 “青工技能振兴计划”“青年创新创效行动”“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活动。这是山西省各级团组织、青年组织活力迸发的显示,也极大地调动了全省青年建设新基地新山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正如当年 “五四”青年以满腔热血救亡图存,今天新一代山西各界青年特别是广大企业界青年领袖身上,同样流淌着为中华崛起、为三晋奋发的热血。他们中的许多人,正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响应号召,挺身而出,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煤炭资源整合的良好机遇,因势而动,奋力作为,克服重重困难,大力发展低碳产业、绿色产业、节能产业,在推动转型发展中实现了自身发展的转型和提升。
煤焦行业女企业家李海瑕,在煤焦产业蒸蒸日上之际,毅然 “转身”,筹划建立山西省首家保税物流中心,4年的艰辛运作,终于通过国务院验收,短短一年时间的运营,进出口贸易总额就达2.3亿美元,直接上缴税金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
青年企业家蔚明,在煤焦化企业坚持奉行“技能降耗、挖潜改造、技术革新、科技攻关”的经营思路,出巨资更新改造设备,降低“三废”排放。同时,改进煤的配方,节约原材料成本,推进节能节水。一年时间里,企业节约原材料成本4800余万元、节约能耗成本101.54万元。
……
他们是全省青年的优秀代表,以实际行动,推动着山西省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转变,为实现“三个发展”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助公益达到人生升华
公益事业的繁荣是社会道德的标杆。不遗余力投身公益事业,同样在山西省青年中得到充分体现。
志存高远、胸怀宽广,扶危济困、为国分忧。在勇创业、促转型的同时,山西省广大优秀青年特别是青联委员,积极参与扶贫开发、抢险赈灾、生态建设,用无私的大爱铸成了三晋的脊梁。
省青联常委陈德伟,这个把企业落户在山西的外省籍人,也把大爱洒在了第二故乡山西。他出资设立“德伟爱心专项基金”,为贫困家庭的大病儿童送去救助金,为贫困地区寄宿制学生的碗中增添一颗鸡蛋,就连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企业效益下滑的情况下,仍向基金中加注资金,支持山西省希望工程。截至目前,陈德伟为山西省捐款已累计1415万元。
还有本土企业家白仲玉,除向贫困地区、受灾群众捐款外,还情系老区,为左权县麻田镇61个村赠订了党报党刊,给老区群众送上了一份高尚的“精神礼物”。
三晋热心公益事业青年排行榜中,还有企业家韩长安、赵秀莲、多年匿名捐款的“平安女士”……他们以极大热情奉献社会,也在履行社会责任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显示出三晋儿女的博爱情怀。
统计显示,5年间全省青联委员共为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3亿元,1500名青年志愿者共为汶川和玉树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北京残奥会、上海世博会和中国(太原)煤炭博览会热情服务,并有数以百万计的各界青年投身汾河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
青春孕育着力量,青年代表着未来。山西省900万青年勇立潮头,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建设中大显身手、勇挑重担,逐渐成长为促进“三个发展”、实现科学发展的主力军。可以预见,奋力推进中的新基地新山西建设事业,必将谱写出更加壮丽的篇章,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记者 尚慧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