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7日,从Google(谷歌)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一职上离职的李开复高调宣布成立“创新工场”,致力于规模化复制创新型企业。由于这一模式既不同于个人特征明显的普通天使投资,又不同于机构特征明显的风投基金,因此,在引起巨大关注的同时,在业界也备受争议。
10月30日,正在进行招兵买马的李开复会议间隙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详见“南方网”本专题网络版)。他表示,创新工场这一模式是“独一无二”的,国外没有,国内二十年后也不会再有。他介绍,创新工场目前招了10来个人,“素质都很好”,5年内8亿元人民币的资金也不成问题。尽管倍感于媒体追逐的压力,但李开复仍然深信,这一独创模式适合目前中国的市场生态,有望将中国天使投资的模式带到高度规模化、产业化的新境界。
创业是否可以复制?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唐骏在同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截然不同的观点。“李开复的创新工场模式很难成功,创业是没有人可以‘制造’的。比尔·盖茨曾经跟我说过,要他重新造一个微软都是不可能的。这说明创业具有不可复制性,没有人可以讲得清、教得会。”
本报经过多方采访后选取这一案例进行探讨,一方面是对这一新兴模式表达良好的祝愿,另一方面,我们不限于对简单的“能和不能”的空洞探讨,而是通过对话当事人以及各路专家的分析碰撞,去芜存真,直击案例最本原的逻辑,让读者得出各自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