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试种到推广,从不被部分农户认可到年年丰收,短短五年时间,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这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利用全膜双垄栽培技术,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说起全膜双垄栽培这项新技术,农户们拍手称好,它不仅以成袋的金黄玉米实现了浅山农户的增收梦,还给农户送去了大量的玉米秸秆。勤劳聪明的农户,没有让堆积如山的玉米秸秆变成烧柴,而是以此为契机,开始规模养殖牛羊等家禽,拓宽了增收渠道。
家住民和县李二堡镇的马奴海是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推广的受益者之一。2009年,马奴海看到村里每户人家门口都堆积着不少的玉米秸秆,而且有的已经腐烂,不免感到有些可惜。“致富资源竟放在眼前!”马奴海很快意识到挣钱的机会来了。当年3月,他就建起了天际千头肉牛养殖基地,并从甘肃张掖等地引进了肉质好的西门塔尔肉牛。
谈起养殖,马奴海以详细的数字作答。去年,他共收购农户玉米秸秆2500吨,出栏1000余头牛;今年,至八月中旬已出栏700多头,纯收入有100多万元。“这比在外头做什么都强多了”,马奴海高兴地说。
马奴海建基地搞养殖业,只是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推广下带动产业链条式发展的一个代表。
正是看中了这项新技术链条式的联动致富效应,民和县积极实施了农畜联动、草畜结合工程。以玉米、麦类秸秆和苜蓿等饲草资源优势,打出了打造农区畜牧强县的目标,鼓励广大群众发展养殖业。2010年,共融资2.2亿元,扶持养殖大户640户,建成规模养殖小区79个,适度规模户6630户。建成玉米秸秆青贮池247个,青贮玉米秸秆10.4万吨。
谈及今后的发展,民和县县委书记赵雄说,“十二五”期间,民和将倾全县之力,把现代农业发展放到现代化区位中心城市建设的首位,努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产业化、品牌化、标准化,把民和建设成兰西经济区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供应基地,全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作者:孟永宏 马成贵)
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zoom').style.fontSize=size+'pt'
}
// -->